陈竺,分子生物学家,教授,研究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8月生于上海,1981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0年,先后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等;2000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05年起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主席,卫生部部长,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竺院士从事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参与和指导了白血病癌基因研究和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凋亡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阐明其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出肿瘤“靶向治疗”观点,使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可治愈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参与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筹划、协调和管理工作,组建了相关的研究技术体系,认识了一批受维甲酸调控的基因及其组成的信号传递网络,首次描绘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克隆了300多个在造血细胞表达的新基因的全长cDNA。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国际科学院协作组织主席、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马普学会柏林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外籍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多基因复杂性状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首席科学家。1994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获法国全国抗癌联盟卢瓦兹奖,1998年获求是基金青年科学家奖,1999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200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骑士荣誉勋章”,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获得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