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提出非常时期“非常之策”

日期:2021-03-24 来源:来源:上海科技报 作者:陶婷婷 姜晓凌 打印 返回


2020年全国两会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521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两会,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们聚焦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谋划“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高小玫:强化公卫人才专业性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令公共卫生制度的重要性凸显。如何健全中国公卫医师制度,从而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匹配、与“2030健康中国”目标要求相适应?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指出,要准确清晰设定公卫医师职责,要符合现代公共卫生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真正实现“预防为主”要求,揭示体现公卫医师专业独有的、执业必须的职责要求。大力提升公卫人才培养水平,要强调公卫医师的专业性、跨学科复合性,以及实践性。从公共卫生学院的目标布局、培养模式到教材修编,进行系统筹谋,建立适配现代公卫管理要求的中国公卫教育体系。建立堪与临床医师相比的、严格规范的公卫医师培训制度。

此外,要健全公卫人才的使用制度。以发挥专业作用,激励职业尊荣为导向,增强公卫职业的吸引力。要加强发挥公卫医师专业意见的作用;鼓励一线公卫医师积极参与公卫政策建议;媒体宣传给予公卫工作以适当的注意力,塑造公卫医师专业影响力。要坚守对公卫机构管理的专业性。公卫机构主要负责人需要具备公卫教育背景,逐步将“公卫医师”作为其岗位基本资格。在过渡期对现职管理岗位的官员则应强化公卫意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此外,还要完善符合公卫专业规律要求的公卫医师及机构的绩效考核。

丁奎岭:顶尖大学要“以本为本”为国育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提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平台,必然要“海聚”更多的人才。上海的发展要拿得出基础研究的成果,特别是“从01”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必须依靠人才。与此同时,精英人才的汇聚必将带来城市影响力的提升。精英人才的科技创新不仅能够触发某个产业在全国、在全球的暴发性增长,起到引领的作用,也会帮助上海“打响”在产业的声誉。某个领域的“大咖”,是不是在上海生活工作,是不是我们上海成长起来的科学家,这些都是城市影响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其取得的成就在全世界范围也是绝无仅有的。未来产业要走向中高端,更离不开技术创新;没有高素质人才,肯定行不通。高等教育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而本科生的教育是根本。

(下转03版) (上接01版) 

高校,特别是顶尖大学,要“以本为本”。只有不断提升本科生的素质与能力,才能为我们国家输送更加优秀的创新人才,我们国家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袁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在线学习个性化高效率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成为热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赋予了AI+在线教育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AI+教育实现面向大规模人群的个性化高效率学习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和学习者的普遍期待,其中的难点在于缺乏海量学习数据。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建议,通过建立AI教育数据开放平台,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互联互通,提升企业和机构针对AI教育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实用性,支持AI教育产品持续研发模式识别、智能交互、学情分析、智能推送等功能,有效探索采用学习者画像、知识图谱等智能化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分析和智能化学习评测,实现AI高阶智能化教育辅助。同时,要尽快研究制定包括在线教育机构的资质、教学人员能力要求、AI技术应用规范、学习者学习数据管理等内容的在线教育产品开发导则,从机构和人员资质、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作出明确规范,杜绝AI执教无资质、教学无规范、质量无监督、监管无依据的现象。

谈剑锋:加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

在个人隐私数据中,人脸识别数据等生物特征数据是最为敏感的数据,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存在严重风险。生物特性数据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数据库遭受攻击,将造成比传统密码泄露更加严重的影响。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剑锋建议,国家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方面严格设定,并加强监管;要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尽量减少生物特征数据的使用场景,或仅仅将生物特征数据用在不太敏感的场合,不建议用于关键场合的身份认证、转账交易等;及时删除不必要的生物特征数据,避免集中化数据存储方式;自身安全性不高或不能为用户提供安全保护的单位,更不能收集生物特征数据,否则要承担责任;从政府层面制定数据保护清单,严控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内的数据在互联网上应用,切断风险源头。

曹阿民:将为老服务纳入乡村振兴规划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城市远郊乡村地区的年轻一代已经迁移常住城镇,农村地区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远郊和乡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正在加速,多数乡村老年人与子女长期聚少离多,留守老年人已占农村地区人口相当比例。目前,乡村地区的养老设施一般集中于行政镇,主要服务对象是镇周边的五保老人。由于传统习俗,乡村老人不愿离家去乡镇养老院,子女也不愿意年迈的父母进养老院。为了缓解农村养老供需矛盾,需要探索满足乡村老年人在不离家、不离土、不离乡、不离亲的情况下,提供专业养老照护供给新模式。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快为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将为老服务与照护新供给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中,加大都市远郊和乡村地区公建民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入会
申请
关注
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